开始重新读书

TOC
  1. 1. 知识大爆炸该怎么做
  2. 2. 重新读书

如今 2016 年马上就要过去了,肯定还是要写点啥纪念一下。

D2 见了一些网友,很多人也说我博客很少更新了,其实我是有写很多东西的,只不过内容大多跟公司业务相关,所以没法发布在自己博客上面,此外就是工作比较忙。

要说 2016 年最大的收获,应该是玩完了《星际争霸2》的所有剧情,了解了剧情背后的前因后果,了解了星际争霸庞大的宇宙观,增强了自己的想象能力。还有就是开始重新看书了,虽然最近才刚开始看。

知识大爆炸该怎么做

已经有无数次我可以感觉到知识的力量,早期大学期间看了几十本前端、设计相关的书,让我有更广阔的视角来解决一些工作上问题,但也能感受到自己知识的不足,仍然有非常多的问题无法解决。

然而可怕的是,无数次我感觉到工作一直在吃老本,工作中很少再去学习、看书掌握新的知识,只是不停的去做一些事情收获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。很多跟工作不相关的知识已经忘却很难去找回来,甚至一些前端基础知识。

在这个互联网信息大爆炸的时代,信息实在是太多而且非常新鲜,尤其是前端会经常出来一些新东西。网上的关于新技术的教程层出不穷,各种有价值的文章四处转发,借助碎片化的时间很多人会在手机上阅读,或者在网页上检索一些很新的内容来阅读,不断追逐新的东西。但其实这样带来的效果是很差的,其实前端没有太多的新的东西,都是基于几个基本能力(HTML、CSS、JavaScript)之上建立起来的,大部分的新东西,要么是对现有能力面向某种场景的封装;要么是一些其他语言或者特性带到了 JS 上面。比如 Babel 用到的其实是编译原理,可惜很多自学出来的前端不会深入这些计算机基础学科;MVC(Backbone)、双向绑定(Angular)、状态机和函数式(React)也都是其他语言(比如 Java、lisp)很早之前的概念了。

所以我发现,要想理解或者创造这一些新东西,去深入底层在成熟的地方系统的、规范的去学习,要比不断追求新潮的东西通过新东西残缺概念、文档等去理解这些底层概念要好的多,后者显然是一条弯路。

微博、文章、长文章和系列文章、视频、书都是内容的几种类型,关于要选择什么类型的内容来看,有个观点很好:看这个创造这个内容需要的成本。一条微博,随便一个人都可以在几分钟内想出来发出来,但文章就要思考思考可能需要一个小时写出来,长文章和系列文章可能需要半个月,视频可能要几个月才能制作一套比较体系的内容,但是书可能就要一年、几年甚至是好几个人共同才可以写出来而且还有反复的审阅。所以越久远、版本越多、创作人员越多的书越有价值,因为你同样花一个小时时间看内容,几种类型内容带给你的收益是不同的。

所以我把书柜整理了一下,算了下大概有 150 本左右,开始重新读书,预计在 5 年内完成 100 本。

重新读书

我们大家都有过类似这样的感悟:在某个地方见到了某个东西,不经意想起了一段自己平时想不起来的东西。这就是联想,大脑的构造带来的特殊技能。很多时候,我们读了很多书,如果不熟练使用很快就忘记了,但因为读了很多书很难去很快的回顾去发现自己现在需求的知识,那么无论读非常多的书也没有意义,虽然已经在你大脑里,但是无法连接上去。

读书快、读书多往往会被人认为知识渊博、聪明,我也曾经为了这个泛泛的读了很多书,但发现基本没什么意义,今年想透了这点,我新的读书计划并不在乎数量和速度,而且我将之前的读过的书全部标记为未读,按照自己对技术路线的规划重新开始阅读。此外,这一次我还会借助脑图这个工具,读过的书全部使用脑图将核心目录和重要的记忆点记录下来,这样在回顾知识的时候,就会快很多。这一部分我也会将总结发在博客上。

2017 年来咯。